什么是智慧城市?答案取决于你问的是谁。解决方案提供商会告诉您它的智能停车,智能照明或任何与技术有关的事情。市政府官员可能会告诉您这是关于在线开展城市业务,例如搜索记录或申请许可证。城市居民可能会告诉您这是出行的容易程度,还是减少犯罪率。每个人都是对的。
建设得当的智能城市将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不同的价值。他们可能不会认为他们的城市是一个“聪明”的城市。他们知道这只是他们想要居住,工作和成为其中一员的地方。要建立这种类型的城市,您必须首先建立智能城市生态系统。

智能城市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专注于成果

对各种智能城市定义的扫描发现,技术是一个共同的要素。例如,  TechTarget  将智能城市定义为“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与公众共享信息并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公民福利”的市政当局。
在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设想一个智能城市为一体,汇集了技术,政府和社会,使以下特点:智能经济,智能移动性,智能环境,聪明的人,智能生活,智能管理。
但智能城市真正做到了什么?我们对全球智慧城市项目的扫描表明,这些举措落入了一个或多个智慧城市的“成果”(图一)。

图一:智慧城市成果。

作为一个起点,我们定义一个智能城市是一个广泛使用技术,以实现其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居民,企业,市政组织和访客的关键成果。

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框架

图二显示了智能城市生态系统的框架。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一个由人员,组织和企业,政策,法律和流程组成的生态系统,它们整合在一起,创造出如图一所示的理想结果。这个城市具有适应性,反应灵敏,并且始终与所有居住,工作和参观城市的人相关。智慧城市整合技术,以加速,促进和改造这个生态系统。

图二: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框架。

4种价值创造者

智能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类型的价值创造者。它们围绕图1中列出的结果之一创建和消费价值。
当人们认为智能城市,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到通过市政和准政府机构,如智能停车场,智能水管理,智能照明等提供的服务。事实上,智能城市中还有三个其他价值提供者和用户共存 – 企业和组织,社区和居民。
企业和组织可以创建使用和创建信息的服务,以便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成果。“智能”企业的一些例子包括尤伯杯和Lyft用于个人移动性,隔壁的信息共享和Waze的/谷歌的交通和通勤规划。
社区是微型智能城市,但需要非常本地化。潜在智能社区的一些例子包括大学校园,办公园区,机场,货物港口,多住户单元(MDU)或公寓大楼,住宅开发/社区,商业区,甚至个别“智能”建筑。他们需要可以专门为其利益相关者量身定制的智能服务。
居民或公民也是智慧城市的智能服务提供商。居住在危险的街道交叉口附近的居民可以在交叉路口指向相机并将该信息直播到交通规划者和警察。居民将空气质量测量传感器放在其属性上,以监测一年中某些时间的污染和花粉水平,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其他社区成员。居民可以选择将这些智能服务临时或永久,免费或收费。

智能城市建立在图层上

智能城市是一个由多个“能力层”组成的生态系统。虽然技术是关键的推动因素,但它只是每个智能城市必须拥有的众多基础能力之一。没有人比其他人更重要。每个能力在智慧城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必须相互整合和协调才能完成其使命。
价值层。 这是城市居民,企业,游客,工人,学生,游客和其他人最明显的层。该层是智能城市服务或“用例”的目录,以结果为中心(图一),由价值创造者提供并由城市利益相关者消费。
创新层。 为了保持相关性,智慧城市中的价值创造者必须不断创新并为其利益相关者更新其服务。智能城市通过各种创新计划积极推动这一目标,包括实验室,创新区,培训,构思研讨会,技能开发以及与大学和企业的合作。
治理,管理和运营层。 智能城市会造成中断,并导致现有流程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城市管理模型必须整合价值创造者和创新者的新生态系统。他们必须计划,支持和货币化新的业务模型,流程和服务。他们必须升级现有的基础架构和管理流程,以支持“智能”服务。最后,他们必须使用一组新指标来衡量城市的表现。
政策,流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融资层。 这个智能城市不仅有一天神奇地出现。建立,运营和维护智慧城市需要一套全新的参与模式,规则,融资来源和合作伙伴。城市必须开发一套新的“智能”能力才能获得并留在“智能城市游戏”中。
信息和数据层。 智慧城市的命脉就是信息。智能城市必须以多种方式促进这一点,包括开放数据计划,数据市场,分析服务和货币化政策。同样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拥有鼓励数据共享和隐私政策的计划,以保护收集数据的内容和方式。

连通性,可访问性和安全层。 智慧城市中的人,事物和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能够无缝连接所有三个,管理和验证谁以及连接和共享的内容,同时保护信息和用户至关重要。智能城市的最高优先事项是提供无缝的可信连接层。
智能城市技术基础设施层。 在谈论智能城市时,大多数人会自动想到技术。智能城市技术基础设施必须超越传统的市政用户,并支持一类新的价值创造者和城市/用户利益相关者。

利用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框架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人员,流程,政策,技术和其他推动者共同努力,以实现一系列成果。智慧城市不是由城市独家“拥有”。其他价值创造者也参与其中,有时合作,有时合作。成功和可持续的智慧城市采用程序化方法,使其利益相关者参与整个生态系统。
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城市没有采用生态系统方法来实现智慧城市项目。这部分是由于信息技术(IT)组织管理的智能城市项目,其章程涉及系统开发和部署。相比之下,更有经验的智能城市通过内部跨职能“转型”或“创新”组织来管理其智慧城市计划。
无论城市在智能城市旅程中的哪个位置,他们都必须领先于智能城市项目的“曲线”。他们首先考虑建立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以创建一个可持续和可扩展的智能城市。接下来的关键步骤是:

  1. 了解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框架,并根据其特定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此模型纳入其智慧城市愿景,战略和执行计划的开发中。
  2. 相对于智能城市生态系统框架,确定各层的当前能力和差距。了解支持四种价值创造者所需的条件。
  3. 根据生态系统框架评估现有和新的智慧城市项目和计划。使用此框架来确定项目计划中缺少的内容以及使项目完全成功所需的内容。
  4. 优先考虑并发展各个生态系统层的能力。智慧城市需要新的技能和能力。根据需要,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与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来增强现有能力。

作者:i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