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创新工程,其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工程路线和技术方案直接关系到建设的成效。应当建立科学论证与行政审批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强化专家评审的实质性和责任性,赋予科技更多的话语权。
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信息工程文章。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工程,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信息服务通道是大势所趋。要挖掘数字背后的规律,强化数字整合的顶层设计。同时,鉴于信息系统具有成长性和不断完善性,信息通讯技术的更新迭代具有颠覆性,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立项和管理应形成区别于其他建设工程的创新方法。
五、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优化标准梯度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是全面的城市升级改造工程,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深入构筑“政府+企业”商业模式,重新构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规范与标准,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逐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梯度实施应用工程。
六、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立法确保安全。智慧城市建设是安全工程,要实现安全可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科学界定政府和社会运转过程中主动采集和自动沉淀数据的权利属性,界定数据应用的合法合规性,保证数据的依法有序公开和共享。要保障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打击网络犯罪和数据违法使用,保护数字环境下的集体和个体权利。
七、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衡量智慧城市建设品质与效益,除了一系列技术性指标外,最终衡量标准是市民的幸福指数提高程度,是市民在安居乐业、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教育、养老、办事等方方面面获得感的提高程度。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需求旺盛,制度优势明显,发展态势蓬勃,深圳等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必将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更好地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智慧社会建设和世界城市转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基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发利用第二空间,推进城市管理治理能力提升,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选择,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的重要手段。积极参与和努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是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
2018年8月,深圳市人民政府结合深圳信息化基础和现状,发布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为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
1、“按照规划,到2020年,深圳城市将变得更智慧,实现政务服务‘一号走遍深圳’,企业有望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深圳将打造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政府免费WIFI覆盖范围实现人流密集区域100%覆盖。
2、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要建成的目标是: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和一屏智享生活,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城市更美好。
3、对市民而言,“一号走遍深圳”实现后,其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银行卡等,只要是实名办理的卡都可合成一个账户,在购物支付、医疗保障、图书借阅等过程中,均可使用身份证办理相关事项和服务。未来,还可以通过生物识别+身份证号/实名手机号办理各类事项和服务。“一屏智享生活”实现后,市民办事、享受生活服务无需到处找入口,可从统一APP获得想要的服务,该APP还能根据个人情况通过移动端推送服务信息。
4、对企业而言,“一号走遍深圳”实现后,企业在办理各类事项时,无需重复提交各种证明材料,只需要使用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就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尽量做到不见面办理。“一站创新创业”实现后,企业可方便地获得政府开放的数据和软件开发资源进行创新,也能享受一站式创业服务。
5、深圳接下来将整合各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建成统一的政务服务APP,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实现政务服务“一号走遍深圳”,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企业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国内领先。
6、为打造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深圳将大力发展智慧民生,推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社保、警务、税收、出行等领域智慧化升级,实现智慧化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体市民;加快构建海陆空和地上地下的智慧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停车系统;在实现公交大巴移动支付出行的基础上,今年加快推动实现地铁的扫码支付出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智慧化出行服务。
7、逐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安视频图像专网和综合应用平台、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平台、第三代应急指挥平台和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预测预警能力。
8、深圳将建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将完成政务云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向城市大数据中心汇聚,实现市区和各部门数据融合汇聚、集中共享、互联互通,建设可视化的城市空间数字平台,为城市运行管理和各区各部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创新应用提供支撑。